单位领导到家慰问注意事项
单位领导到家慰问注意事项,慰问包括对军属、烈属、劳模、英模、各种优秀奖章、奖励获 得者的慰问;对孤寡、残疾、特困户的慰问,那么单位领导到家慰问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单位领导到家慰问注意事项1
慰问形式:
1、礼节型与实质型。礼节型慰问,通常指的是出于感情上的同情与道义上的责任,而对他人所进行的慰问。实质型慰问,则是指在熟人特别是关系密切者之间所采用的旨在帮助他人排解危难、烦燥或忧虑,使之忘却悲哀,转忧为安的慰问。在具体形式上,探望式慰问。探望慰问,即登门探访看望慰问对象,通过会面、交谈、劝解或是无言的相对,而进行的一种慰问。
2、函电式慰问。函电式慰问,即采用书信、电报、传真、电子邮件及其他书面形式,对慰问对象所进行的慰问。
3、礼品式慰问。礼品式慰问,即以向慰问对象赠送慰问*礼品的方式所进行的慰问。向慰问对象所赠送的慰问品,讲究匠心独运,寓意深刻,借物寓情,催人奋进,令人喜悦。一般认为,鲜花、书籍、录音磁带、激光唱盘等等,都是可以广为应用的慰问品。除此之外,能够为慰问对象解除实际困难,或对其能够有所帮助的物品,诸如食品、衣物、现金,亦为用作慰问品。
深切关怀:
1、真心地表现出同情。慰问应当是积极的,而不宜是消极的;同情应当重在鼓励,而不宜让对方感到灰心丧气。
2、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具备一定的耐心。
4、努力使慰问对象宽心。具体而言,要在进行慰问时把握尺度。一避免犯忌;二避免揭短;三避免添愁;四避免哀怜;五避免忆苦;六避免假设;七避免做假;八避免戏说。
单位领导到家慰问注意事项2
拜访、待客与探望的礼仪
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拜访、待客,探望、慰问是一种常见的沟通交流形式。通过这些形式的交流与沟通,可以促进彼此间的了解,有利于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掌握相关的礼仪要求。
拜访礼仪——登门拜访,以礼当先
拜访又叫拜会、拜见,是指前往他人的工作单位或住所,去会晤、看望对方,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登门拜访要注意以下细节。
1、事先有约。去他人的工作单位和住所拜访,可以提前写信、打电话或者口信预约,并把拜访的目的告诉对方。
2、时间恰当。到工作单位拜访,最好不要选择星期一,因为星期一是一周的开始,往往是大家最忙的时间。如果是到家里访友,时间最好安排在节假日的下午或晚饭以后,要尽量避开对方用餐时间,除非是对方请你赴宴。晚上访友不宜太晚,以免影响主人的休息。
3、认真准备。在拜访之前,应根据访问的对象、目的、场所等,将自己的衣饰、容颜适当地修饰一番,使自己仪表端庄,容光焕发。
4、遵时守约。要按事先预定的时间如期赴约,不能迟到,也不要早到。按双方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最得体。一般情况下,比约定时间早或迟到两三分钟,原则上也是允许的。
5、进门有礼。拜访时,进门之前应先敲门或按门铃,按门铃的时间不要太长,敲门声也不要太大,以主人能够听到为宜。主人开门之后,如未邀请入室,不要擅自闯入,待主人请你进房时,方可入内。进房前,应礼貌地询问是否要换鞋,随身的雨具以及携带的礼品或物品,应放在主人指定的地方。如果入室之后,主人没请你脱下外衣或就座,则表示主人不打算留客,你应简短说明来意后立即离去。
6、做客有方。进门后,应主动向所有的人(包括主人的家人或先到的客人)打招呼、问好。如果主人没有向你介绍其他客人,不可随便打听其他客人与k主人的关系,也不要主动与其他客人亲昵地攀谈或乱插话,不要喧宾夺主。主人请你入座时,应道声“谢谢”,不要自己找座位,要坐在主人指定的座位上。没有得到主人邀请,不要提出参观主人的房间,更不应该到处乱闯,特别是不要随便进入其卧室。有必要使用卫生间时,应事先征求主人的意见。即使是比较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触动主人的物品和室内陈设及书籍。拜访时,态度要诚恳大方,言谈要得体,对主人的个人生活和家庭情况都不要过度关心。
单位领导到家慰问注意事项3
节日慰问的方法和技巧
一、突出重点,选好对象
节日不同,慰问的对象也不同,比如建军节期间,重点慰问的是当地驻军,包括人武部、消防中队、武警中队等单位官兵;教师节期间,慰问的是教育工作者、教师等;妇女节期间,慰问的主要是妇女同志。
同样,组织不同,慰问的对象也有不同,比如,街道办事处春节期间慰问,重点可以是困难老党员、计划生育困难户、残疾人、困难家庭等;党总支、党支部春节期间慰问,重点可以是老党员、老干部等;基层乡镇党政元旦、春节慰问,可以是重点优抚对象、低保对象、百岁老人、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人员、孤儿、贫困党员、困难劳模和困难职工、困难老干部、农村贫困户、受灾困难群众、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
一般来说,慰问的对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为单位和组织作出突出贡献、表现优异的先进人物,比如单位的劳模、先进工作者、高层次人才等。二是伤、病、残职工,这类职工有的是因为工伤,有的是因为个人原因造成的伤、病、残。三是家庭经济困难职工。四是一些特殊群体,比如妇女、儿童、军属、公亡遗属、受灾家庭等。五是本单位退休老领导、老干部等。
二、形式多样,重在慰问
慰问,可以在元旦、春节期间进行,也可以在妇女节、儿童节、建军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进行。
除了节日慰问,也可以开展日常慰问。日常慰问项目主要包括“生、老、婚、育、病、故”等项目。生,指职工本人生日;老,指当年退休职工、满30年工龄职工等;婚,指职工新婚;育,指职工生育子女;病,指职工本人及直系亲属(配偶、父母、子女)患病住院治疗;故,指职工本人或直系亲属去世。
慰问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开展慰问演出、茶话会、恳谈会、座谈会和联欢会等,还可以登门赠送水果、鲜花、花圈、礼金以及粮油、蛋奶等食品和保健品。
三、明确目的,体现关怀
针对不同的对象和节日,慰问的目的不尽相同。比如,工伤慰问,以稳定职工情绪为主要目的,了解其伤情及家庭困难,协调帮助解决;重病慰问,重在情感慰问,了解职工家庭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做进一步帮扶工作;职工家庭受灾慰问,目的在于送温暖,融洽员工关系,要帮助联系相关部门做好工作协调;职工死亡慰问,要体现单位的关怀,帮助联系、协调、处理善后事宜;职工家属丧葬慰问,送去单位的关心和关怀,协调联系职工休假处理家事,帮助处理善后事宜;职工家属重病慰问,展现人间真情和单位的温暖,缓解员工焦虑思想,融洽关系;困难职工慰问,要把温暖送到职工的心坎上,稳定职工工作情绪,维护员工关系。
再如,建军节期间慰问驻军、伤残军人、军烈属和重点优抚对象、特别困难复退军人等,要体现拥军的主题;教师节期间慰问教师,要体现尊师重教的主题;劳动节期间慰问劳模,要体现尊重劳动者、树立榜样、弘扬先进典型的主题。
四、依据实际,慎重选定参与慰问人员
参与慰问人员的选定十分重要,这关系到慰问的级别和层次,也关系到慰问的效果。一般来说,日常慰问以部门领导出面带队较好;而一些重要的节日,需要单位的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亲自出面。慰问时,带队者的职务、地位、身份越高,越能体现组织的关怀,也越具有良好的效果。
根据慰问的具体情况,参与慰问的人员可以进行调整。比如,节日慰问退休职工,可以由单位主管退休工作的分管领导带队,离退休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随行;如果是慰问本单位的退休老领导,为体现重视,则可以由单位的主要领导带队。再如,节日期间慰问重病职工,可以由工会的主要负责人带队,工会工作人员、该职工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办公室人员随行。
如果节日期间慰问的对象比较多,可以制定慰问实施办法或慰问管理办法等,建立职工慰问的长效机制,规范慰问支出、标准等事项;也可以针对某一节日,制定详细的节日慰问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明确走访慰问的'对象、地点、时间、参与人员,以及慰问方式、标准及行程等。
五、妥善安排,精心准备
首先是做好慰问对象的背景资料准备,慰问前要详细了解慰问对象的有关情况,以便在慰问时增强针对性,有共同话题。
其次是做好各种物质准备。比如,提前购买、准备好相关慰问品,不要临时匆忙购买。在购买慰问品、赠送礼金时,要按照单位的有关要求和标准进行,尽量不要超额。
再次是准备好交通工具。由于参与慰问者出发地点不一,这就要求妥善选择出发地点。可以从单位出发,也可以大家在某个地点汇合;可以选择单位公车,也可以选择出租车、私家车或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但前提是能够及时到达慰问地点,不能耽搁时间,影响大家的时间安排。
六、提前联系,确认地点
由于慰问的人员不一样,节日不同,慰问的地点常常不一样。一般来说,慰问的地点主要有工作现场、医院、慰问对象家中等。如果是集中举行茶话会、座谈会、联欢会等,则可以选定在单位的会议室、礼堂等处。
劳动节、春节慰问,常常是看望慰问坚守一线的干部职工,需要到工作现场;教师节慰问,多深入教室、办公室;职工伤病住院慰问,多选择在医院;职工新婚慰问,多选择在婚礼现场或喜宴现场;建军节慰问,多选择到军营。
七、真情慰问,凝聚人心
慰问时,要以情感人,选好话题的切入点,切不可漫无目的。一般来说,话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本单位的发展现状和成绩;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慰问对象的病情、伤情、治疗情况等;慰问对象的家庭情况、实际困难等;岗位工作的开展情况、今后发展等。有时,也可以适当聊聊国家的形势、时下的热门话题等。
慰问时,除了丧葬慰问等特殊情况外,话题应尽量轻松,营造温馨、愉快、和谐的环境,从而拉近与慰问对象的距离,充分体现单位的人文关怀,从而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干劲的作用。
八、做好宣传,增强凝聚力
慰问后要做好宣传工作,随行人员要及时撰写新闻稿,经领导审阅后,可以在单位的网站、报刊和简报上面,也可以由单位的电视台、广播站播发,还可以利用新媒体,通过微博、微信群、QQ群等及时。新闻宣传的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的职工知道慰问情况,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良好效果,从而温暖人心,增强凝聚力,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单位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在新闻稿的写作中,要写明慰问时间、地点、参加领导、比较详细的慰问情况等,让公众尽可能多地了解事件的全貌。但要注意的是,对一些劳模、先进人物、老领导等的慰问,根据其身份和地位,可以写上名字;但对一些伤病职工、困难职工等的慰问,一般不要写出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