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世家的女人们美文欣赏

时间:2024-04-29 21:22:23
名门世家的女人们美文欣赏

名门世家的女人们美文欣赏

名门世家的女人们美文欣赏,自古以来,女人都是爱美的,特别是名门世家的女人,其中有些名门世家的女人从言行举止中就是很优雅的存在,下面分享名门世家的女人们美文欣赏。

  名门世家的女人们美文欣赏1

年前在省图借的书,眼看到了要还的日期,那本《曾国藩家书》竟然还没有打开过。趁着无事好读书,泡了一杯茶,坐在满室阳光的阳台上开看。

我看书一向跳跃,凭兴之所致,乱翻页,漫读书。近来关注家庭教育,所以看过前言,跳开了前面他与祖父母、父母、叔父母及诸弟的信,直接看他写与二子纪泽纪鸿的信。

从题诗作文之道到修身养性之术,从叹世俗功名之累到述军旅事务之杂,从家国大事之理到人情世故之变,那些叮嘱与教诲可谓巨细靡遗,而且娓娓道来,虽然偶有牢骚,但必以圣人之理自我说服,且叮嘱儿子依此。

呵呵,看了真的不得不服,难怪他被誉为“一代通才”、“千古第一完人”。

但是,人生哪有十全十美?

然后看到一封信,他提醒儿子厚待女婿,大概因儿子来信报料女婿的种种不堪并深以为虑,他说,“余亦不料其遽尔学坏至此。余即日当作信教之,尔等在家却不宜过露痕迹。人所以稍顾体面者,冀人之敬重也;若人之骄傲惰鄙业已露出,则索性荡然无耻,甘与正人为仇,而以后不可救药矣。我家内外大小,于袁女婿处礼貌均不可疏忽。”

意思其实就是给女婿一点面子,怕破罐子破摔。

翻了几页后,则看到他在信中斥长婿“行事日益荒唐。顷令巡捕传谕,以后不许渠见我之面,入我公馆。渠未婚而先娶妾,在金陵不住内署,不入拜年,既不认妻子,不认岳家矣,吾亦永远绝之可也。大女送至湘潭袁宅,不可再带至富土七,教之尽妇道。”

愤怒溢于言表。

看看时间,此信写于同治五年三月十九日,跟上一封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四日的信,晚了四年。

四年之内,他的女儿过的肯定不舒心。

一时兴起,百度了一下那个女婿袁秉桢,结果跳出来一篇文章,讲曾国藩因为一味地强调门当户对,不考察女婿本身的品性能力,结果几个女儿都所嫁非人,过得不好,

这两封信中所提到的,是他的大女儿纪静所嫁之袁秉桢,此人行事放荡残暴,令纪静吃尽苦头,30岁就离世。

二女儿纪耀,所嫁陈远济,小时聪明可爱,长大碌碌无为,不思进取。所以二女儿也是一生郁郁寡欢。

三女儿纪琛所嫁罗兆升更是一个花花公子,爱斗鸡游冶,妻子在坐月子他还去逛秦淮河,几天不归家,故纪琛后来久居娘家。

到了四女儿纪纯,所嫁郭刚基,为人治学倒都不错,只是体弱多病,年仅21岁就撒手人寰,留下妻子和两个孩子。

实在令人唏嘘。

曾国藩作为军事家,特别善于选将用兵,但是为女儿选婿却如此失败,导致她们过得不幸福。

在曾国藩在去世前一年的家书中,写道“大、二、三女各家皆苦,今冬拟每家寄三百金,四女虽较裕,而遭依永之变,亦拟以此数寄之。趁余家景况好时济之,以后恐难矣。”

已然出嫁的女儿们过得不好,身为父亲,他心里肯定万分难过。

何况,他也真的要为此负一半责任。毕竟,在女婿的选择上,他的女儿们是没有话语权的,都是依父命而入婆家,而曾国藩当年选女婿的标准第一条就是门当户对,其实更看中的是对方的门第,更准确地说,是选的亲家公。

后来,曾国藩也认识到了,联姻不必富室名门,因为虎门也有犬子,所以选女婿应该是看本人,而不是看他的父亲,父辈好,子辈不一定好。

后来,五女儿纪芬出嫁时,选的是在江南制造局工作的一个聂姓小伙,此人虽然多次科考不中,但谈吐不凡,为人忠厚老家,体贴人,对妻子也好。

曾国藩选女婿如此,那么,教育女儿和教育儿子的标准,也是迥异。

曾国藩在家书中对自己的儿子是各种教诲,但是提到女性,无非是中馈之事、女红以及顺从女婿,事奉姑婆。

他对家中妇女的吩咐都在前面的鸿篇大论之后,一笔带过,不过读来倒也颇有趣味。

“大、二、三诸女已能做大鞋否?三姑一嫂每年做鞋一双寄余,各表孝敬之忱,各争针黹之工。所织之布,寄衣袜等件,余得察闺门以内之勤惰也。”

“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衣服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尔教导诸妹敬听父训,自有可久之理。”

“男子须讲求耕读二事,妇女须讲求纺绩酒食二事。”

“故吾教儿妇诸女亲主中馈。”

“此后还乡居家,妇女纵不能精于烹调,必须常至厨房,必须讲求作酒作醯醢、小菜、换茶之类。”

“吾家妇女须讲究作小菜,如腐乳、酱油、好醋、倒笋之类,常常做些,寄与我吃。《内则》言事父母舅姑,以此为重。若外间买者,则不寄可也。”

“家中兴衰,全系乎内政之整散。尔母率二妇诸女,于酒食纺绩二事,断不可不常常勤习。

“家中妇女近年好享福而全不辛劳,余深以为虑也。”

“盐姜颇好……家中外须讲时莳,内须讲求晒小菜,此足验人家之兴衰,不可忽也,此谕。”

……

呵呵,特别有人情味,有生活情趣,但是,也特别地——轻视女人。

此词也许不妥,但实无他词可以替代。

突然又觉得,这不能怪曾国藩,因为,他所受的教育,便要他如此,千年以来的礼教,他一向奉为圭臬。

就在他的儿女亲家,三女纪琛的公公去世时,他给儿子纪泽写信,教他如何寄奠吊唁之余,提到那个花花公子女婿罗兆升,又让纪泽劝告妹妹对丈夫要“柔顺恭谨,不可有片语违忤”。并大谈三纲之道,以及《仪礼》所言“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唉,真的是一声叹息。

女人,命何至此?

记得之前看到一段历史,讲到曾国藩的母亲曾江氏。

那时代的女人,在家从父姓,出嫁后从夫姓,所以曾江氏便是一个在江家长大后嫁入曾家的女子,小名怜妹子。怜妹子当年出生时,因是女子,被送出置于野外,任其自生自灭。这来自于江家接受某风水先生的建议,决定连续九代洗女——所谓洗女,就是若生的是女孩,就杀掉。

江家洗女的传统延续了六代,繁衍了28个男孩,但没有一个女孩。到了曾国藩的外公江佩霖时,那年他将刚出生的女儿丢弃在外,半夜去看,那女孩还活着,想用石头砸死她时,恍惚间,石头掉下来,砸在自己的脚上。他突然醒悟过来,觉得眼前孩子也是一条生命,可怜她,于是决定养她,并给孩子起名怜妹子。后来这个女孩嫁与曾家,生下曾国藩兄弟,在近代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一个世家由此而诞生。

看了这样的.故事,实在令人感叹。

没有女人,哪来世家?可是,世家的女人,原来曾经都是这样微茫的存在。

好在,曾氏家族的后人中,成为英才的女性渐多。

曾宝菡,她是曾国藩之曾孙女,广济医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曾任广济医学院儿童骨科部主任。

曾国潢的曾孙女曾昭燏,著名的文博专家,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懿,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曾任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在此不一一赘述,让女人从一室之内走向世界,在女红中馈之外,能以学识智慧与男性平起平坐,这也不能不说是时代的进步。

呵呵。今天是三八节,身为女人的我们,且为自己能活在当下而庆幸吧,至少,在买买买、花花花之余,还可以看看书,翻翻案,发发声,真的很好。

希望明天更美好。

  名门世家的女人们美文欣赏2

凡人世家散文

——因为没有传奇,所以注定了平凡

上朔到祖父辈,就已经很穷了。因为生活不下去,少年的祖父便流落到这渭河的滩涂地,靠双手打拼起梦想来。茅拉滩、盐碱地、蚊子恶、土匪多。

这是祖父生活的时代背景。我常想像祖父光着上身在河滩垦荒的情景。

就这样,在渭河与清水河的间隙,有了泥块和茅草堆成的窝棚。这在当时荒凉的河滩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了。

在这狐鸣兔走的地方,有了一个可以栖身的家。祖父的境况是不会有大家闺秀愿意嫁的,小家碧玉也不敢奢望。

祖母是逃难人家的女儿,既没有名字,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只知道自己姓李,就这样组成了家庭。祖父是个爱好的人,在茅屋的周围栽种了许多果树。

在随后的日子里,便有了我的父亲、叔父、姑姑六个孩子。在祖父的女儿中,便有了带花字的名字。

祖父的茅棚坐西朝东,门前有条河叫清水河,沙底平铺,河水轻灵,游鱼可数,岸边的老柳树似苍龙吸水,绵长而铁红的柳根在水里象丝线般浮荡,蒹葭在岸边生长像一道绿色的墙。

河水是从秦岭走出的山泉,所以洁净,四季常流象温驯的小羊。早晨,阳光灿烂的时候,可以看见水汽变幻出绚丽的色彩。

于是,春天的花、秋天的果、父辈的`欢闹在祖父眼里,在渭河滩上幸福着、成长着。

人总是被命运牵着走的,命运是什么没有人能知道。在垂暮之时面对落日的余晖,才能感叹原来自己一生的命运如此。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不相同,但命运的类型大抵分为平凡和不平凡。

平凡的命运就像空气中的氮气占绝大多数;不平凡的命运占极少数。

所以注定了绝大多数人默默无闻的生活并为社会做奠基的一生;而载入史册、呼风唤雨、左右时事的就是那极少的部分。

这些人往往有着高远的欲望与超乎寻常的意志,就像今天的新闻,占据荧屏的总是那几张面孔。有平凡人家的儿子也有机会进入不平凡的行列,但都是攀龙附凤脱了胎的。战乱年代,百姓只是滋养红顶子的肥料而已,是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的。

在解放的炮声中,走进了共和纪元。毛主席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民还是人民,只是在时代的称谓不同。

祖父几亩河滩地、桃园、杏园与一群同样命运的人们的田地连成一片,更多的河滩被开垦成农田,成为集体财产。祖父在新的社会里还是同过去一样,是进不了上层建筑的,自己势单力薄,没有根基,子女多而且年幼,只能在这个新圈子里苦奔着。父亲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只上了两年的新学堂,进入到农民的行列。

土命就是土命,离开学校的那天就注定了命运不可能有什么转机。

于是在随后的日子,农业式的家族圈和交际圈就这样发展起来。父亲叔父都娶了农民的女儿,姑姑们也都嫁给了农民的儿子,做了庄户人的媳妇。

土地的品德是无上的,承载和养育了地球上多样性的生物,从不祈求什么。日月轮回、天地悠悠,就这样向前行着。在这片河滩上,住户们一天天膨胀起来,原来散落的几户如今已连成片,形成了一个个数千人的村子。人们经常说母亲河,现在我对这个词语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河水必有土地,有了这两样,就有了生物来以生存的基础。于是,原始人走出了森林,定居下来。在很古老的时候渭河流域就有了初具智慧和规模的人类群落。这里也成了中华文明地发祥地和传承地。文化和文明其实是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东西。

一个人生存的几十年,即使是很有创造的几十年也只是历史的一颗微粒。中华文明史正是这一个个个体智慧,或者说个体创造的集大成,历史才有了那么厚重的书页。当年祖父脱离家族,孤身一人来到这荒滩时,只是为了有一点地种,收点粮食,填饱肚子。

如今到我们这一代已经是一大家子人了,从事着各种工作。这是祖父所不能预料的。祖父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那是我也就十三四岁。

我常常怀念那慈善的笑容和和善的顽皮行为。在祖父去世二十年后,父亲也因病离开了我们。

祖父常给我讲家族的事情,父亲也给我讲祖父的事情,我又给孩子将祖父和父亲的事情。

我常想历史就是这样形成的。每个人都有过去、现在、未来,并最终成为历史。绝大多数人只是历史的云烟而已。

像飞鸿一瞥,是短暂的,但那也是一次生命的过程,就像羽翼滑过天空的一瞬,依然美轮美奂。坐在电脑前,想着很多过去未来的事情,敲击出这些文字来,也算是为我这平凡的家史立传吧

《名门世家的女人们美文欣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